军转干考试

首页 > 军转干考试 > 阅读资料 >

2020枣庄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古代文化之“五行”学说

中公教育 2020-10-13 14:50:25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其含义丰富,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哲学思维体系,同时也体现了世界万事万物不断变化发展的一个过程,被古人誉为“阴阳”的变化始末。“五行”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何为“相生”,即两两事物间存在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关系,譬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反,何为“相克”呢?即两两事物间存在互相牵制的状态,譬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作为中国古代璀璨文化的一个代表,反映了诸多天文地理,以及习俗传统,对后世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就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而这种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实物,最具代表的就是金、木、水、火、土,是他们构成了世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五行”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古籍《尚书》中,虽然对何为“五行”作出了基础解释,但并未涉及之间的联系。下面就“五行”与之相关的常识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地对“五行”的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学习。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军转干考试<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