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枣庄教师招聘考试:心理过程_认知过程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枣庄中公教育小编特整理了枣庄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教师考试过程中,“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内容,它涉及的知识点和考查题型都十分广泛。比如在知识点中我们需要识记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的一系列相关概念,而在题型考查方面,这部分内容不仅会考查概念识记,例如相关的简答论述,还会在客观题中以例子辨析的形式考查单选和判断。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考生在备考这部分内容时应多积累相关例子,促进对概念的理解。下面小编将以“注意”这一知识点为例,为大家介绍该部分的备考方法。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的特点
(一)指向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应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二)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得到比较清晰和明晰的反应。
该部分知识点经常以单选题或判断题的形式考查,例:
1.(单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属于注意的( )。
A.指向性 B.理解性 C.集中性 D.选择性
【答案】C。解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强调注意在书本上的紧张度很高,故本题选择C。
2.(判断)“万绿从中一点红”体现了注意的指向性( )
【答案】正确。解析:“万绿从中一点红”此时注意指向红而离开绿。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三、注意的种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一)无意注意
概念: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点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无意注意虽然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但并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二)有意注意
概念: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有意后注意
概念: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
该部分知识点应以案例型客观题来备考。例:
1.(单选)小明阅读《红楼梦》因为这本书对中考有帮助,属于( )。
A.无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答案】C。解析:对中考有帮助是小明对阅读《红楼梦》的间接兴趣。故本题选择C。
四、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范围
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二)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的特性。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该部分知识点应以案例型客观题和简答题来备考。例:
1.(简答)请简述注意有哪些品质?
【参考答案】
(1)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2)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3)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的特性。
(4)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2.(判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目十行”均体现注意的稳定性。
【答案】错误。解析: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因此题干中描述的应为注意的范围而非注意的稳定性。
3.(单选)杨老师一边上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答案】A。解析: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的特性。老师同时把注意集中在授课和观察学生的两种活动上,属于分配。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点击查看:2022枣庄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信息汇总(市直及各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