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枣庄教师资格考试: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这一块的内容在我们教资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为主,考试的时候经常会给一个例子让你判断它属于什么,其中暗适应、明适应和联觉需要同学们重点把握。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比如,有时候,我们明明带着眼睛,却到处找眼镜,这就是感觉适应,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经常看眼镜,导致我们适应了眼镜的存在,于是开始到处找。
(1)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①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暗适应。
比如,我们从外面特别亮的地方进入家里,一开始会看不到东西,但是过段时间后我们便可以看到了,这就是暗适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亮度的感受性是提高的。
②明适应: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明适应。
比如,我们从阴暗的屋子走出去的时候,会觉得外面的光线特别刺眼,睁不开眼睛,但是过一点时间后就会有所好转,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亮度的感受性是降低的
③嗅觉适应
比如,上大学时被查寝,宿管会说男生寝室这么臭,你们闻不到吗?寝室的人说闻不到,这就是嗅觉适应。我们常说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是嗅觉的适应。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比如,同时把一只手伸入冰水中,另一只手深入热水中,会觉得冰水更冰,热水更热。
继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比如,先吃糖后再吃药,会觉得药特别苦;但先吃药再吃糖会觉得糖特别甜。
3.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1)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比如,盲人的听觉特别灵敏。
(2)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比如,听到手指甲刮黑板的声音,就会觉得特别冷;再比如看到红色就会觉得暖暖的,看到白色就会觉得冷。
总结:
感觉适应 | 明适应 | 从暗到明,感受性降低 |
暗适应 | 从明到暗,感受性提高 | |
嗅觉适应 | 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 |
感觉对比 | 同时对比 | 黑人牙白;月明星稀 |
继时对比 | 先吃药,再吃糖,糖更甜了 | |
感觉的补偿作用 | 盲人耳聪 | |
联觉 | 甜蜜的歌声,冷暖色 |
小试牛刀:
夏日炎炎,身处绿色装饰的室内,会感到清凉。这就是感觉的()现象
A.对比 B.后像 C.联觉 D.适应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受性的变化规律。题干中,因为看到绿色后而让人感觉到清凉,其中绿色是属于我们的视觉,而感到清凉使属于我们的肤觉,由此可见,是一个刺激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联觉。所以正确答案是C。